標題圖示

太陽黑子投影輔助資訊

※太陽觀測參數

觀測時間:
 
太陽自轉軸相對傾角(P):0.0
表面影像中心緯度(B0):+00.0
表面影像中心經度(L0):000.0


※座標參數說明

由於地球繞行太陽公轉的黃道平面和太陽赤道平面之間存在7.25度的夾角,再加上太陽自轉軸也會隨時間擺動,要標定在太陽表面上的特殊現象(例如太陽黑子)的位置就變得較為複雜。因此,當從地球表面觀測太陽時,如果要標定太陽表面上的座標位置,需要三個坐標參數(P、B0、L0)來定義網格。每一天的參數數值隨時間的變化,除了可以參考美國海軍天文台每年發布的《天文曆書》,也可以透過公式計算或由本網頁查詢。以下說明坐標參數的定義:

太陽自轉軸相對傾角(P)

地球北極和太陽自轉軸北極之間的位置角度,P的角度範圍是+/- 26.31度。從正北起算,正值表示影像向東傾斜,負值為向西傾斜。

表面影像中心緯度(B0)

所觀測到的太陽表面盤面中心點的緯度,也稱為B角。B0的範圍為+/- 7.23度,可以用來修正黃道相對於太陽赤道平面的傾斜。例如:B0=-6.54度,太陽圓盤影像上的中心點的緯度為-6.54度(看不到太陽自轉軸的北極)。

表面影像中心經度(L0)

太陽影像中心點的太陽經度。太陽上的標準子午線定義為1854年1月1日在12:00UTC時,通過太陽赤道上升節點的子午線,並且以13.2度/天(從太陽黑子觀測到的平均旋轉速度)得到25.38天的恆星旋轉週期,再按照當前的時間計算中心子午線的經度值。

中央子午線距離(CMD)

從中央子午線開始測量的太陽經度角距離。這個位置是相對於地球的視線,並且隨著太陽旋轉而改變。

緯度與經度

緯度是與太陽赤道的角距離,沿子午線向北或向南測量。經度是從標準子午線(0度經度)沿太陽赤道從東向西(0度至360度)測量的角距離。可利用CMD加上中心經度L0後得到數值。


※黑子觀測說明

依據目前中央氣象署臺北天文氣象站現行的太陽黑子投影描繪作業,是透過望遠鏡將太陽投影成直徑20公分大小的影像後,利用描繪紙進行太陽黑子分析與描繪。觀測設備若不足,亦可將日面投影成較小影像來觀測描繪(建議10公分直徑)。而描繪時所需要註明的觀測資訊,請配合描繪紙參照以下說明。

觀測時間

以世界標準時(UTC)記錄觀測日期、時間與觀測人員姓名。

觀測條件(Q)

觀測品質(Q:Quality)代表觀測時天空受到雲層遮蔽狀況、大氣擾動等影響,數值由1-5代表,5是最佳的情形,1是最差的情形。

日面位置資訊

太陽自轉軸相對傾角(P)、表面影像中心緯度(B0)和表面影像經度(L0)的數值,可由本網頁和美國海軍天文曆查詢或由公式自行計算。

方位角(P)

度量各黑子群的方位角。

距離(d)

度量各黑子群距日面中心點的距離。

面積(A)

度量各黑子群黑子之面積。

黑子個數(n)

單群黑子數量。

太陽黑子分類(T)

太陽黑子可依照磁場極性、有無半影、尺寸進行分類,並再逐一將各資訊填入表格中,屬於進階分析的資訊。

太陽黑子相對數

黑子相對數(r, Wolf number)為沃夫太陽黑子數,計算方式為R=(10g+f),其中g為太陽黑子的群數,f為太陽黑子的總個數。
太陽黑子描繪範例
圖:太陽黑子投影描繪範例圖


※觀測輔助檔案下載

依據目前氣象署臺北天文氣象站每日太陽黑子投影描繪作業,提供民眾下載描繪紙(PDF檔)使用。投影直徑10公分版建議採用A5紙張列印,20公分版建議採用B4紙張列印,以維持投影範圍尺寸正確。


太陽表面座標網格PDF檔案下載後可輸出至透明塑膠片後,疊於太陽黑子描繪紙,再依照太陽自轉軸相對於地球傾角(P)旋轉後,便可判斷太陽黑子所在的緯度和與中心子午線的距離,配合太陽表面中心經度(L0)計算後即可得到正確的經緯度座標。投影直徑10公分版建議採用A5紙張列印,20公分版建議採用A4紙張列印,以維持投影範圍尺寸正確。或是採用透明底圖之PNG圖檔,進行影像套疊後分析亦可。


或選擇中央緯度(B0):


或選擇中央緯度(B0):


或選擇中央緯度(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