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項目符號

單位簡介

※成立緣由

臺灣中央氣象署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各類氣象服務,並延伸至地震、天文與海象等相關領域,提供國內、外各單位與一般大眾最為即時與詳實的相關資訊。自2006年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發射後,衛星上主要酬載的GPS掩星實驗便持續地提供的準確的觀測資料,不僅在氣象預報上有著顯著的貢獻,同時也對太空天氣的研究與發展上貢獻良多。在各位專家學者的協助下,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自成立以來,不僅在衛星資料處理上累積相當豐碩的經驗與建立完善的作業流程,更進一步開發許多高階衛星產品供大氣科學與太空科學領域使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太空天氣的變化也逐漸影響到每日生活中的設施與活動。除了美洲與歐洲外,亞洲各國家近年來也積極的發展太空天氣預測報作業與進行國際合作計畫。端看臺灣鄰近各國,除了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已長時間在太空天氣監測上進行每日例行作業外,包含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也紛紛在政府機關或學術研究單位中成立太空天氣研究與作業中心,展開相關太空天氣監測與預報工作。過去這幾年,在各位專家學者的期盼下,先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中成立了太空天氣研究辦公室,負責太空天氣預、測報作業模組的開發。中央氣象署為能適當回應並配合102年10月18日於中研院地球所由李羅權所長所召開之「太空天氣研究辦公室(SWRO)籌備與揭牌會議」之結論,期待中央氣象署未來能設立「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SWOO),扮演例行性太空天氣測報的作業角色,以結合我國太空天氣的學研能量,整合國內的研發成果,落實作業實務應用,並對國際展現我國太空天氣的研究與作業實力。

自103年7月起,氣象署著手相關業務的規劃並且展開「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籌設相關的準備工作。先於104年3月招開國內學者專家座談會後,透過專家學者意見與利用學研界所發展成熟模組進行太空天氣作業發展工作。於105年7月完成太空天氣資訊供應平台建置作業,整合國內外觀測資訊,提供一般民眾與相關單位各類相關資訊,瞭解太空天氣、避免相關危害。

    emoji_flags任務與目標

  • ◎綜整太空天氣觀測與監測產品
  • ◎發佈太空天氣變化報告
  • ◎提供未來太空環境預報
  • ◎推展太空科學教育與回應相關問題
  • ◎建構平台供應各類太空天氣資訊
  • ◎維運太空天氣資訊服務平台

    event_note臺灣太空天氣作業發展大事紀

  • 2003.09.01
    台灣資料分析中心(TACC)成立
  • 2006.04.15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發射升空
  • 2009.10.01
    TACC提供電離層高階產品
  • 2013.10.01
    太空天氣研究辦公室掛牌
  • 2014.08.01
    籌設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
  • 2014.10.01
    區域全電子含量圖(RIM)上線
  • 2015.02.01
    全球全電子含量圖(TGIM)上線
  • 2015.03.10
    辦理太空天氣學者專家說明會
  • 2016.07.01
    太空天氣資訊供應平台上線
  • 2016.09.09
    電離層模式三日預報上線
  • 2017.01.12
    地球磁層頂預測模式更新
  • 2017.08.02
    全電子含量觀測更新
  • 2017.09.21
    電離層擾動觀測更新
  • 2017.09.29
    在地資訊服務成果發表
  • 2019.06.25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發射升空
  • 2020.02.25
    作業辦公室網站二版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