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探測船的最後一哩路

2015-05-07 | 譯編者:李奕德 審訂員:李奕德


水星探測船信使號(Messenger)
水星探測船信使號(Messenger)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探測船「信使號」(Messenger),在經歷長達11年的太空任務,拍下逾27萬張珍貴水星照片後,於台灣時間5月1日凌晨,因燃料耗盡,以每小時1萬4081公里的高速墜毀在坑坑疤疤的水星北極表面。

信使號日前在官方推特貼文,預告自己行將結束太空旅程:「噢,我想該和所有朋友、家人、後勤團隊說再見了。我很快就要進行最後撞擊,將以每秒3.91公里,在水星表面撞出一個直徑16公尺的坑洞」。

信使號撞擊水星的地點位於背對地球那一面,因此科學家無法從觀測到它墜毀的過程。在預估撞擊時間的14分鐘後,由於信使號並未從水星另一側現身,地面管制人員證實它已「身亡」。

負責信使號太空任務的科學家索羅門表示,「今天我們深情揮別這艘在探索鄰近行星任務上,最百折不撓、最富成就的太空船。」水星是太陽系最小、與太陽距離最近的行星。耗資僅4.27億美元,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操盤的信使號太空任務始於2004年8月;信使號長3公尺、重513公斤,是人類首艘進行環繞水星探測任務的太空船。

信使號進入太空6年多後,在2011年3月飛入水星軌道,開始環繞水星並蒐集資料。它共繞行水星軌道4104次,拍下27萬7千張影像,獲得許多重要發現。

信使號證實水星存在冰和其他物質,在太陽永遠照射不到的極地撞擊坑內,甚至可能富含碳基有機物質。它也發現過去火山活動的證據,以及水星核心有液態鐵流動的跡象。

引用來源: 中時電子報

關於作者:
作者圖像
李奕德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博士班畢業,現任中央氣象署數值資訊組研究員。專長:電離層物理、電離層模擬、太空科學科普教育、Dagik Earth應用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SWOO)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網站圖文。歡迎於各社群網站分享,並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

上一則 || 文章列表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