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是肉眼透過專用設備就能夠從地表上觀測到的太陽特徵,同時太陽黑子數向來也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指標之一。但是當太陽表面出現黑子的時候,是不是就一定會產生太陽風暴呢?
2019年3月20日上午,當氣象局天文站進行觀測作業時,分別紀錄到太陽表面上出現了兩群的太陽黑子,分別是接近太陽表面中央編號為2735的太陽黑子以及較接近邊緣編號為2736的太陽黑子。而在同一天臺灣時間晚上七點多,也透過NOAA/GOES衛星記錄到太陽閃焰事件發生,究竟是哪個黑子所產生的影響呢? 預報員又要如何分析太陽黑子會不會產生太陽風暴?
在進行資料分析時,除了太陽的可見光影像和紫外線波段的影像外,還會透過太陽表面磁場的觀測資料進行分析。圖上藍綠色表示磁場方向是離開太陽表面,而黃紅色的則是磁場方向是進入太陽表面。顏色愈深表是磁場越強,磁力線也較為集中。所以從觀測資料上,就能夠清楚的察覺到兩個太陽黑子群所在的位置。不過這兩個的磁場特性可是完全不一樣!
把影像放大檢視,可以看到編號2735的磁場兩極結構明顯且較為分離,但編號2736的磁場結構較為混亂交雜。由於太陽風暴發生是因為太陽表面的磁力線扭曲造成磁力線重聯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相對而言,編號2736的太陽黑子是比較有機會發生劇烈事件。
隨後編號2736的黑子群,於當天10:35UT發生太陽閃焰,最大等級為C4.8。但發生時間為臺灣地區夜間時段,所以不影響高頻通訊。後續也在3月21日及今日持續有閃焰的現象發生,因此對於高頻(3-10MHz)通訊仍有機會造成短暫干擾。
另外,3月20日發生太陽閃焰時,同時伴隨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發生,將於3/24影響近地太空並造成地磁擾動,預估可達到磁暴等級(G2,Kp=6)。
2736 產生的太陽閃焰事件紀錄
C4.8 2019.03.20 11:18UT
C1.2 2019.03.21 03:00UT
C5.3 2019.03.21 03:12UT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博士班畢業,現任中央氣象署數值資訊組研究員。專長:電離層物理、電離層模擬、太空科學科普教育、Dagik Earth應用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SWOO)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網站圖文。歡迎於各社群網站分享,並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